《大河之舞》教案
发布时间:2022-12-13
《大河之舞》教案
教学目标
1、欣赏乐曲《大河之舞》,了解乐曲的结构;感受乐曲欢快、热情的情绪。
2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,感受《大河之舞》气势宏大的舞蹈场面。
3、培养训练学生的节奏感、运动协调感等方面的能力。
4、通过本课的学习,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,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,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。
教学重点
1、听辨舞步的节奏变化。
2、感受流行音乐中明快的旋律和强烈的节奏感。
3、跟随音乐敲击节奏。
教学难点
1、在欣赏过程中,引导学生从节奏、情绪方面为乐曲分段。
2、学跳踢踏舞的基本步法。
教学用具
多媒体课件、《大河之舞》的视频、录音带、录音机、踢踏舞视频。
教学过程
一、师生问好
二、新课导入
师:同学们,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走进新的音乐领域。
1.介绍爱尔兰踢踏舞
2.分辨美式踢踏舞和爱尔兰踢踏舞的区别
三、欣赏乐曲
(一)初次完整欣赏乐曲。
师:首先老师请你们听这段音乐,听后,请你说出你对这段音乐的感受,从节奏和情绪的变化上去看,能分出几部分?(2部分)节奏变化了几次?(4次)如果同学们能听出是什么乐器主奏就更好了。
听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随老师用指尖点节奏感受音乐。
师:播放乐曲(完整地)。
生:初次听乐曲。
生:学生畅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;回答主奏乐器是什么。
师:(顺着学生的发言接下来)你们说得很对,乐曲给你们的感受是欢快、热情奔放的;主奏乐器是小提琴。但是,同学们注意到了吗?这首乐曲除了乐队的音响以外,还加入了其它的音响。加入了什么声音,你们听出来了吗?
生答。
师:对,这首乐曲除了乐队的音响以外,还加入了脚步声。因为这首乐曲是爱尔兰典型的民间踢踏舞的音乐。
师:乐曲分为几部分?
- 分段欣赏。
师:节奏出现几次变化?
四次变化 分别用拍手 拍桌子 跺脚为音乐伴奏。
师:那么我们通过节奏、情绪上的变化,可以看出,乐曲分为两个部分。
1、欣赏第一部分。
师:刚才同学们也听出来了,这首乐曲中还加入了舞蹈者的脚步声。那么乐曲的节奏又是如何跟着舞者的脚步发展变化的呢?
师:我们边听第一部分音乐,边看多媒体上的图谱,并随着舞蹈者的脚步声拍手感受一下第一部分的情绪。(老师点击第一主题)
再听:(教师边听边画出图谱)使学生感受舞者脚步节奏的变化。
教师根据图谱完整准确敲击节奏。
师:通过音乐,请你说说舞蹈者脚步的节奏是怎样变化的?
生答。
师:第一段音乐是怎样的情绪?
生答。
2、欣赏第二部分。
师:现在请同学们看第二部分曲谱。
师:第二段的节奏有明显的变化,音乐加入了什么样的节奏类型?
生答。
师:对,加入了后十六分音符,我们看着第二部分的曲谱,用手拍打节奏感受一下。
师:后十六分音符的加入又使得旋律有了怎样的情绪变化呢?好,下面请同学们听录音,感受一下第二部分音乐的情绪。(教师播放第二部分音乐,学生认真聆听。)
师生畅谈:跳跃的、不稳定的;动感十足的,气氛更加强烈。舞者激烈的脚步、奔放的情绪从音乐中可以感受出来。
师: 好的,同学们,刚才我们着重将这首乐曲两部分的音乐从节奏和情绪上分析了一下。
师:同学们,你们想知道这首乐曲是谁创作的吗?这首乐曲就是由爱尔兰著名的音乐家比尔•惠南创作的——什么呀?(教师展示幻灯片)
生答。
师:对。刚才我们听的这首音乐只是《大河之舞》音乐剧其中的一段音乐。
(三)完整欣赏。
师:让我们再次完整欣赏《大河之舞》音乐剧中的这首乐曲。请同学们边听乐曲边看一看爱尔兰舞者的踢踏舞表演,好不好?
(师生共同观看《大河之舞》视频。)
(四)介绍《大河之舞》的背景。
师:《大河之舞》是什么?它是一部音乐剧。共分四场。这部音乐剧主要表现了爱尔兰古老的历史,由于时间关系,老师就不在这里一一介绍了。刚才我们欣赏的那首乐曲只是《大河之舞》音乐剧其中的一段音乐。老师希望你们能记住《大河之舞》这段音乐。
《大河之舞》这部音乐剧的舞蹈风格是什么呢?是利落流畅的爱尔兰踢踏舞?是热情奔放的西班牙的佛朗明哥?还是气质优柔的古典芭蕾?还是活力动感的现代舞?都不是,又都是。它融合了以上几种舞蹈风格,这就是《大河之舞》。
师:同学们,你们还想不想看看《大河之舞》中别的精彩片段?
(老师播放《大河之舞》中别的精彩片段。观看后让学生说出看后感受。)
四、拓展延伸
观看我国藏族踢踏舞《扎西德勒》感受我国踢踏舞的舞蹈魅力。
五、课堂小结
《大河之舞》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,受到了热烈欢迎。它印证了这一点:一个被遗忘的舞蹈因为一群热爱它的爱尔兰人,走向了广阔的世界。《大河之舞》不仅是世界舞蹈的瑰宝,也是整个爱尔兰民族的骄傲。
这节课我们只借用爱尔兰踢踏舞了解了外国民间舞蹈的一小部分,还有很多外国民间舞蹈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学习,例如:俄罗斯民间舞蹈、印度民间舞蹈等等,希望没事的时候去感受一下这些世界的艺术瑰宝。